進水水質:進水懸浮物(SS)濃度越高、污染物(如膠體、油脂)黏性越強,濾層截留速度越快,反洗周期越短(如 SS=100mg/L 時周期可能為 8 小時,SS=10mg/L 時可延長至 24 小時)。
過濾流速:流速越高(如>15m/h),污染物穿透濾層的風險增加,需縮短周期;低流速(如 5-10m/h)可適當延長。
纖維束狀態(tài):新纖維束吸附能力強,周期可稍長;老化或表面黏附油脂的纖維束易堵塞,周期需縮短。
出水要求:對出水濁度要求嚴格的場景(如飲用水處理,濁度≤0.5NTU),需更早反洗;工業(yè)循環(huán)水(濁度≤5NTU)可適當放寬。
設定標準:
新系統(tǒng)初始壓差通常為 0.02-0.05MPa(清水阻力);
反洗觸發(fā)壓差一般為 0.1-0.2MPa(具體根據(jù)纖維束填充密度調整:填充越密,閾值可稍低,如 0.12MPa;填充較松,可設 0.15-0.2MPa)。
優(yōu)勢:能直接反映濾層堵塞程度,避免 “過度過濾”,適合水質波動較小的場景(如市政中水回用)。
操作:通過過濾器進出口安裝的壓力表或在線壓差變送器實時監(jiān)測,達到閾值自動啟動反洗。
飲用水處理:出水濁度>0.5NTU(國標要求);
工業(yè)循環(huán)水:出水濁度>5NTU 或 SS>10mg/L;
污水深度處理:根據(jù)后續(xù)工藝要求(如 RO 預處理需 SDI<5,當 SDI>5 時反洗)。
優(yōu)勢:直接以出水達標為核心,適合進水水質波動大的場景(如工業(yè)廢水處理)。
操作:在過濾器出水口安裝在線濁度儀、SS 檢測儀,實時監(jiān)測并聯(lián)動反洗系統(tǒng)。
經(jīng)驗周期范圍:
進水 SS≤10mg/L(如自來水預處理):24-48 小時;
進水 SS=10-50mg/L(如市政污水二級出水):8-24 小時;
進水 SS=50-100mg/L(如工業(yè)廢水初級處理后):4-8 小時。
注意:經(jīng)驗法需結合實際水質定期校準(如每季度根據(jù)壓差和出水水質調整周期),避免因水質波動導致周期失效。
上一條: 多介質過濾器的反沖洗強度和時間應該如何設定?-杭州鑫凱
下一條: 纖維束過濾器的預處理應該如何控制?-杭州鑫凱水處理設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