硬度:鈣鎂離子>500ppm 時易結垢,壽命縮短 30% 以上。
有機物:TOC>3ppm 會加速膜污染,需配合活性炭預處理。
余氯:游離氯>0.1ppm 將氧化膜材料,導致不可逆損傷。
保安過濾器失效(濾芯壓差>0.1MPa):大顆粒劃傷膜表面。
軟化器出水硬度>1mmol/L:引發碳酸鹽結垢。
活性炭吸附飽和:余氯穿透損傷膜元件。
回收率過高:超過設計值(如>75%)會導致鹽分濃縮結垢。
頻繁啟停:造成膜元件水錘沖擊,加速密封圈老化。
溫度波動:水溫>35℃或<5℃時,膜性能衰減加快。
化學清洗不及時(污染指數 SDI>5):膜通量每年下降>20%。
未定期殺菌:生物膜滋生導致不可逆污染。
杭州地區(市政自來水):進口膜(如陶氏 BW30-400)通常使用 4-5 年,國產膜 2-3 年。
北方硬水地區:若預處理不足,RO 膜可能 1 年內因結垢失效。
電子行業超純水系統:因進水要求極高(電阻率>10MΩ?cm),膜壽命可延長至 6-8 年。
安裝在線余氯監測儀,確保進入 RO 前余氯<0.05ppm。
定期檢測軟化器出水硬度(建議<0.03mmol/L)。
控制回收率≤70%(根據膜型號調整)。
采用 “濃水再循環” 模式降低鹽分濃縮比。
每季度進行酸性(pH2-3)+ 堿性(pH11-12)組合清洗。
清洗后測試膜通量恢復率應>90%。
短期停機(<72 小時):每天低壓沖洗 30 分鐘。
長期停機(>30 天):注入 1% 亞硫酸氫鈉溶液,每月檢查一次。
化學清洗后產水量仍低于初始值的 60%。
脫鹽率連續 3 天<90%(以進水水質穩定為前提)。
膜元件壓差>0.3MPa 且清洗無效(表明膜片破損)。
上一條: 純水設備的RO膜的使用壽命與哪些因素有關?
下一條: 如何判斷純水設備的RO膜是否需要更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