暴雨或季節性水質變化:
地表水作為水源時,暴雨后濁度、有機物升高,需縮短反洗周期至 6~8 小時,并加強預處理(如增加混凝劑投加量)。
取樣觀察:定期從濾層中上部取樣,觀察濾料表面污染物附著情況:
正常狀態:濾料呈黑褐色,表面有松散鐵錳氧化物膜。
需反洗狀態:濾料黏結成團,表面形成致密 “泥餅”,顏色變淺(鐵氧化物沉積過多)。
反洗效果驗證:反洗結束后,檢測反洗排水濁度,若>20 NTU 或持續渾濁,需延長反洗時間或提高反洗強度。
初期低強度反洗:反洗開始前 3~5 分鐘,采用 **6~8 L/(m2?s)** 的低強度水流松動濾料表面雜質,避免高速水流直接沖散濾料層。
主反洗階段:提升強度至12~15 L/(m2·s),持續 10~15 分鐘,確保濾層膨脹率達 30%~50%(通過視鏡觀察)。
末期慢洗階段: 2~3 分鐘降低強度至5~6 L/(m2·s),促進細顆粒雜質沉降,減少濾料流失。
采用 “壓差為主、時間為輔、水質兜底” 的三重控制:
優先以壓差 ΔP≥0.05 MPa 觸發反洗;
若壓差未達標但運行時間超過 24 小時,強制反洗;
實時監測出水水質,超標時立即中斷過濾并啟動反洗。
變強度反洗:根據濾層污染程度自動調節反洗強度,例如:
反洗強度 15 L/(m2?s),若反洗排水濁度>30 NTU,下次反洗強度提升至 18 L/(m2?s)。
氣水聯合反洗:針對高負荷濾池,先通入壓縮空氣(強度 10~15 L/(m2?s))曝氣 5 分鐘,再啟動水洗,可提高污染物剝離效率,縮短反洗時間 30%~50%。
上一條: 影響錳砂過濾器出水水質的因素有哪些?-杭州鑫凱
下一條: 除鐵錳過濾器運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?